您的位置:首页 >综合 >

江西公益诉讼跑出“加速度”!5年办理公益诉讼案件21294件

2022-11-09 16:03:50    来源:凤凰网江西频道


(资料图)

来源:江西新闻客户端

江西新闻客户端讯(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杨静) 11月8日,记者从“全力配合开展‘公益诉讼江西行’ 推动检察公益诉讼提质增效”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自2017年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确立以来,江西共办理公益诉讼案件21294件,向行政机关提起诉前检察建议16009件,提起诉讼1131件。

“这5年,我们落实保护优先修复为重,检察公益诉讼保护公益效果明显。”省人民检察院一级高级检察官江阶虎介绍,5年间,通过公益诉讼,江西共督促保护被损毁、污染的各类土地6.9万余亩,整治相关违法企业1847家,清除各类生活垃圾和固体废物17.5万余吨,追偿环境损害赔偿金、治理恢复费用2.2亿余元,查处、回收假冒伪劣食品药品82.8吨多,保护、收回国家所有财产和权益价值及国有土地出让金65.7亿余元。

江西坚持党委领导、人大监督和政府支持,全力保障检察公益诉讼。全省5年出台支持加强检察公益诉讼工作的文件60个,9个市、46个县(市、区)明确将支持配合检察公益诉讼工作纳入法治政府建设等考核内容,建立“河(湖)长+检察长”“林长+检察长”等协助机制280余个。

坚持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江西先后部署“保障千家万户舌尖上的安全”“守护鄱阳湖”“公益诉讼守护美好生活”等13个专项监督活动,推动解决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国有财产保护等人民群众最为关心的问题,立案16940件,占比79.55%;此外,围绕个人信息保护、红色设施保护、电动自行车出行安全、无障碍环境建设以及残疾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权益保护等群众反映强烈的新领域公益损害问题,立案4354件。

同时,全省检察机关秉持“在诉前实现公益保护是最佳司法状态”理念,综合运用沟通磋商、检察建议、圆桌会议等方式,督促行政机关自我纠错、依法履职,绝大多数问题在诉前得到解决。

通过“跨部门+跨职能+跨区域”沟通协作机制,江西构建起公益诉讼大格局。其中,九江与湖北检察机关跨行政区划协作共护长江流域生态环境,赣州与广东、福建省毗邻检察机关建立三省五市跨区域保护协作机制。省检察机关还联合省生态环境厅建立公益诉讼(环境损害)司法鉴定联合实验室,与省司法厅推动生态环境损害公益诉讼“不预收鉴定费”司法鉴定机构由1家增至17家。

此外,江西畅通人民群众参与公益保护的渠道,出台案件线索举报奖励办法,建立公益诉讼观察员、志愿者制度,聘请观察员127名、志愿者943名,协助参与办案593次。

“近日,江西出台《关于加强检察机关公益诉讼工作的决定》并开展‘公益诉讼江西行’活动,再度强化对公益诉讼检察工作的支持力度。”江阶虎表示,全省公益诉讼检察部门将在新的实践中不断探索,依法认真办好每一件案子,努力当好公共利益的“看护人”。

关键词: 公益诉讼 检察机关 生态环境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