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综合 >

母乳是一剂好“疫苗”

2023-08-04 16:58:37    来源:保健时报

2023年8月1至7日是第32个世界母乳喂养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指出,应坚持纯母乳喂养至婴儿满6月龄。母乳营养丰富,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这三大营养素比例适当,且易于消化吸收,能为宝宝提供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除此之外,母乳喂养还有一些产后近期不能马上看到,但对孩子远期的生长发育有很大益处的功效。

母乳喂养降低婴儿感染风险

人体微生态在维持人体健康和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一般情况下,肠道菌群与人体之间处在一种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动态平衡状态。肠道菌群在免疫调节、能量平衡、信息交流、胃肠道发育以及其他生理过程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是人体运转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母乳含有母乳寡糖,可促进婴儿肠道中双歧杆菌的定植,从而能维持婴儿肠道处在一个酸性环境状态下,而酸性环境恰恰可以很好地抑制致病菌的入侵。因此,跟非母乳喂养的婴儿相比,母乳喂养的婴儿患感染性疾病的风险明显要低。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另外,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是一种严重威胁新生儿生命的肠道炎症性疾病,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肠道菌群失调。而实施母乳喂养,维护肠道菌群平衡,则有助于减少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生风险。

早产宝宝更需要严格进行母乳喂养。因为早产儿在子宫内的时间较短,发育不完善,免疫和代谢都不成熟,对感染等疾病的防御功能较弱。而早产母乳中含有更多的保护成分,可以预防或降低早产儿的常见疾病,促进早产儿肠道成熟,提高免疫调节作用,预防呼吸机相关肺炎、慢性肺病,促进神经和大脑的发育,特别是改善1岁以后甚至成年后的肥胖、高血压、糖尿病、过敏等的远期不良预后。

增加宝宝吸吮次数,促进泌乳

母乳喂养既然有如此关键的作用,那么很多新手妈妈会问:怎样才能促进泌乳呢?

大多数产妇分娩后2~3天就会“下奶”,但并非只有下奶了乳房里才有奶。产妇下奶的快慢与分娩后是否让宝宝频繁有效地在乳房上吸吮有关,吸吮越频繁,妈妈乳头受到的刺激越多,体内的泌乳素越多,乳汁产生的越多。因此,下奶最快、最有效的方法是让宝宝在母亲乳房上频繁有效地吸吮。

这是因为,宝宝在频繁吸吮时,神经冲动会传递到母亲大脑中,促进母体催乳素、催产素的释放,建立射乳反射,使乳汁容易流出,为这一次哺乳做准备;进而催乳素释放,进入血液循环达到乳房,刺激泌乳反射,促进乳汁生成,为下一次哺乳做好准备。

密集皮肤接触促进宝宝含乳

面对宝宝爱哭但又不爱吃奶的情况,妈妈不妨采取密集皮肤接触的方式促进宝宝含乳:妈妈袒露胸部,宝宝仅穿纸尿裤,室温维持在26~28度,而后妈妈和宝宝在安静、舒适的环境下进行皮肤接触。通过母婴连接,促进妈妈泌乳,在家中的皮肤接触更有利于宝宝含乳。

有些家长觉得一闹就抱会把宝宝惯出坏习惯,总是放进婴儿床里,甚至母婴分房。这是不对的,这样很可能会给宝宝增加恐惧与不安。所以要尽量满足宝宝抱抱、哄哄、吃母乳的合理需求。

6招判断宝宝吃否吃饱了

判断宝宝是否吃饱了母乳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观察小便,出生一周后每日小便在6次以上,颜色清亮。

◎观察大便,每日有规律正常的黄色软便。大便没有泡沫,没有异常颜色。

◎观察体重,出生10天后体重逐渐恢复到出生体重,以后体重逐日上升,平均150克/周,满月增重500~600克。0~4个月平均月增重700~800克即可,5~12个月月增重400~600克。

◎按需哺乳时听到宝宝吞咽声,平均每吸吮2~3次可以咽下一大口乳汁。如果连续15~20分钟,吸吮力慢慢变小,自动松开乳房,说明宝宝已经吃饱了。

◎两次喂奶之间新生儿安静,有满足感,或安静入睡。

◎哺乳前母亲有乳房充满感,哺乳时有下乳感,哺乳后乳房柔软。

改善乳房肿胀讲究手法

那么,哺乳过程中乳房肿胀又该怎么办呢?不妨按以下方法解决:

按需哺乳,增加哺乳的频率,让新生儿频繁吸吮帮助疏通乳腺管,改善托起乳房的手法,“C”字形托住乳房,手指不要离乳头太近。这样手工按摩加挤奶疏通淤积在乳房内的乳汁会减少母亲的疼痛和不适感。另外,更换合适和方便哺乳的衣服或胸罩,夜间睡觉时要摘掉胸罩。

不过度清洗,预防乳头皲裂

很多妈妈担心喂奶会发生乳头皲裂,其实这种情况是可以避免的。首先,孕期不能过度清洗乳房,乳头的皮肤十分娇嫩,乳晕处的蒙哥马利腺分泌的物质能起到润滑和保护作用。其次,要学习正确的含乳技巧,让新生儿张大嘴巴,含住乳头和乳晕,使用正确中断离乳的技巧减少负压对乳头的刺激。每次喂完奶,可以挤出两滴脂肪含量丰富的后奶,涂抹在乳头和乳晕上短暂暴露和干燥乳头。因乳汁具有抑菌作用且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能起到修复表皮的功能。(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

关键词: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