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综合 >

赣州全市现有77处应急避难场所 应急避难场所这样找

2023-03-09 14:28:12    来源:凤凰网江西频道

来源:赣南日报 记者罗敏 实习生刘迁怡 李紫菲 文/图

赣州城市中央公园应急避难场所指示牌

赣州市中心城区南门文化广场应急避难所指示牌


(相关资料图)

3月8日,广东省河源市发生4.5级地震,赣深高铁部分列车暂停运行,不少赣州网友称感受到了震感。对此,有不少市民向赣南日报社民生热线8333666和问政赣州平台咨询,假如我们当地发生了地震,那么应急避难所在哪里找?市民该怎么应对?

公园广场设有

应急避难指示牌

记者来到赣州市中心城区南门文化广场看到,入口处几块写有“应急医疗救护”“应急棚宿区”“应急指挥”等字样的指示牌立在广场内,指示牌均指向空旷的广场。记者注意到,该广场内有不少绿地,地形平坦空旷。随后,记者又来到城市中央公园,在公园多个入口处均看到了写有“应急避难场所”字样的指示牌。

据了解,城市中央公园应急避难场所交通便利、场址安全、空间开阔,规划用地面积46.34万平方米,可应急安置1万余人,达到国家Ⅰ类应急避难场所标准。

3月8日,记者在位于兴国路与会昌路交会处的赣州市樱花公园看到,不少市民在公园里休闲散步,公园外的道路处设有应急避难场所的指示牌。采访中,不少市民告诉记者,他们经常来公园散步,锻炼身体,但很少留意指示牌。他们认为,地震时应该及时跑到空旷开阔的地方去避险,一般情况下,只要是开阔地应该就算是个紧急避难所。

全市现有77处应急避难场所

“赣州是全国24个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之一,区内贯穿河源-寻乌-邵武深断裂带,历史上也曾发生过破坏性地震。”赣州市应急管理局工程师赖智华说,我市的应急避难场所多集中在公园、广场、各大学校及一些小区内的广场。近年来,我市坚持“因地制宜、平灾结合、综合利用、就近疏散、安全通达”的原则,扎实推进应急避难场所建设。

据悉,目前,全市共建有应急避难场所77处,面积约845.12万平方米,可容纳避险人数127.6万人。其中,章贡区、赣州经开区、赣州蓉江新区、南康区和赣县区已建23个,面积超387万平方米,可容纳避险人数约67万人。全市各乡镇共有受灾群众集中安置点数量2788个,可容纳受灾群众数量187万余人。

赖智华介绍说,赣州市城市中心应急避难场所项目建设内容包括城市中央公园、市体育中心、长征广场(原黄金广场)、八境公园、南门文化广场5个应急避难场所,工程总占地面积99.34万平方米,棚宿区面积达9.86万平方米,可应急安置3.9万人。赣州市体育中心和城市中央公园属于国标Ⅰ类避难场所;长征广场属于国标Ⅱ类避难场所;八境公园和南门文化广场均属于国标Ⅲ类避难场所。

此外,赖智华还告诉记者,应急避难场所主要建设内容有棚宿区、医疗救护和卫生防疫设施、应急供水设施、应急供电设施、应急排污设施、应急厕所设施、应急通道、应急标志、应急指挥管理设施及应急物资储备设施等。应急避难场所是现代化城市用于地震、火灾、爆炸、洪水、疫情等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安全避难场所,使群众能在灾害发生后的一段时期内,躲避由灾害带来的直接或间接伤害,并能保障基本生活而事先划分的带有一定功能设施的场地。

链接

地震应急避险七要点

如果地震来了该怎么办?赣州市应急管理局向公众列出了七个地震应急避险要点:

●在平房,应迅速头顶保护物向室外跑,来不及可躲在桌下、床下及坚固家具旁。

●在楼房,应暂避到洗手间等跨度小的空间、承重墙根、墙角等易形成三角空间处,不要使用电梯,更不能跳楼。

●在学校、商店、影剧院等公共场所,应迅速抱头、闭眼,在课桌、椅子或坚固物下躲避,待地震过后有序撤离,切勿乱跑。

●在街上,应抱头迅速跑到空旷地蹲下,避开高楼、立交桥,远离高压线。

●在郊外,尽量避开山脚、陡崖,防止滚石、滑坡、山崩等。

●驾车行驶时,应迅速避开立交桥、陡崖、电线杆等,尽快选择空旷处停车。

●如果被废墟埋压,要尽量保持冷静,设法自救。尤其要注意的是:避险时注意近水不近火,靠外墙不靠内墙;已经脱险的人员,震后不要急于回屋,以防余震;关注政府发布的最新消息,不听信和传播谣言。

关键词: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