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综合 >

让农村“宅改”改进老百姓心坎里 鄱阳主官这样发力推动_焦点滚动

2022-12-10 09:47:21    来源:大江网

11月28日,《江西日报》头版刊发《“改”出一片新天地——鄱阳县深入推进农村宅基地改革纪实》一文,介绍了鄱阳县“宅改”工作。鄱阳是如何做好这项工作的?当地主官付出了哪些努力?

欧阳兴、中国江西新闻网全媒体记者杜宇蔚/文

建立“四个一”工作机制


(资料图)

完善宅基地分配等制度方法路径

错落有致的辣椒地、规划整齐的停车位、一条条新颖的宣传标语。这是鄱阳县谢家滩镇杨塘村胡家村小组在实行宅基地制度改革后的景象。

《江西日报》头版刊发《“改”出一片新天地——鄱阳县深入推进农村宅基地改革纪实》一文,文中指出,推动农村“宅改”工作,摆在鄱阳县面前的,不仅仅是一户多宅、超面积建设、私下流转等历史遗留问题,还有财政底子薄、防止返贫任务重等困难。但鄱阳县推进农村“宅改”的决心坚定:难题再难也能攻得破,骨头再硬也能啃得下。

不难看出,这项工作不好做,但又必须要做,而且还要想办法做好,让群众满意。如何做出成效?这是摆在当地主官面前的一道必答题。

文章称,鄱阳制定了缜密完善的政策措施,建立“一个台账”、编好“一个规划”、完善“一个制度”、建好“一个平台”“四个一”工作机制,全面查清宅基地数量、布局、利用状况等基础信息,加快修编“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完善宅基地分配、流转、抵押、退出、使用、收益、审批、监管等制度的方法路径,同时成立了农村宅基地盘活利用信息化平台,实现申请、审核、公开、竞价、成交全流程办理。

通过引导政策、资金、项目等资源向“宅改”领域倾斜,探索出一条“布局合理、使用集约、权能搞活、管理高效”、具有鄱阳特色的农村宅基地管理新路子。一组数据也见证了鄱阳人的努力——今年3月启动“宅改”以来,共拆除空心房2万栋、附属房13312栋、围墙82万余米,退出宅基地27628宗、面积152万平方米,盘活宅基地260万平方米。

这些成果的取得离不开当地主官的重视和付出。5月17日,上饶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鄱阳县委书记周金明,县委副书记、县长王宗华等分别率调研组,对全县各乡镇(街道)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宅改、厕所革命等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回头看”。

周金明说,要落实落细省市部署要求,层层压实工作责任,做到任务到人、责任到人、考核到人,努力找差距、补短板、强弱项,引导民众、集聚民智、借助民力,科学谋划、迅速整改、强力攻坚,努力打造整洁、宜居、美丽的农村人居环境,持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发挥村民理事会作用

让群众“唱主角、当主力”

农村宅基地改革是破解农村“人地”矛盾的利刃,是融通城乡要素的突破口,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棋”。

5月21日上午,鄱阳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厕所革命、宅改调研现场会在昌洲乡召开。王宗华出席并讲话。他说,要持续压实责任、把握重点、抓住关键,加大工作力度、加强协同配合、强化督导调度、提高工作成效,全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厕所革命、宅改等工作取得新进展、新突破。

王宗华一行先后深入昌洲乡南湖八甲村、董坪村上脑组、陈高村高家组,现场观摩昌洲乡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厕所革命、宅改三项工作推进情况。他表示,群众参与是关键,要充分发挥村民理事会、群众代表大会等的作用,持续加大宣传引导力度,用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效果,换取群众的主动参与、积极响应,让群众“唱主角、当主力”,确保各项工作平稳有序推进。

另外,王宗华还要求始终按照“一户一宅”的原则,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在获取群众理解的前提下,以规促拆、以拆促建,彻底整治乡村“脏、乱、差”现象,为乡村振兴留出发展空间。想方设法清除工作推进过程中群众思想上的“拦路虎”,因地制宜、分类实施、稳妥推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力争取得群众的支持与理解。

据悉,鄱阳县3400余个自然村通过村民代表大会选举、村干部推荐等方式产生理事会,并把“议事室”搬进“宅改”工作现场,充分发挥协调和监督作用,真正做到办法由群众想、事情由群众办,推动“宅改”工作改出农村新天地、新面貌和新气象。

《江西日报》该篇报道称,当地村民理事会从薄弱点突破,积极动员村民参与“宅改”大讨论,通过民主决策、民主协商,全村70户群众有68户当场表态支持,另外两家农户也在观望过程中迅速转变观念,积极主动参与“宅改”。仅用一周时间,昌洲乡高家村就完成了全村“宅改”等工作目标任务。

围绕宅基地“三权”分置

闲置土地资源被盘活

宅改的目的是要盘活闲置土地资源,让农民从土地上实实在在获利。围绕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鄱阳县结合乡村振兴和人居环境整治,边拆除、边建设,立足村落建筑、乡土文化、民俗风情等资源优势,盘活利用宅基地,实现闲置资源从无价值到有价值再到高价值的转变。

为不断改善农村发展环境,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全面提升农村宅基地管理水平,促进城乡融合和乡村振兴发展,谢家滩镇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为组长、镇长和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的宅改工作领导小组。

随着“宅改”工作的推进,“宅改”所带来的好处逐步体现。去年,芦田乡洪源村李家组理事会会长叶天福被拆除后的建筑垃圾清理、退出来的土地后期绿化美化等问题困扰。该村通过村组干部、村理事会、党员代表、群众代表商议决定,村民房前屋后的杂物由村民自行清理、拆除后的建筑垃圾由村委会负责清理,退出后的空地则鼓励村民发展产业经济,公共区域按照乡里出一点、村组自筹的方式,集资种植马家柚或铺草皮绿化。

再把视线转到团林乡狮子山村。借着宅基地改革的春风,团林乡狮子山村6户农民将1000余平方米宅基地流转给经营者,实施民宿、餐饮经营项目,成就了“栖都里”“等你小院”等网红景点,走出一条以宅基地“三权”分置助推乡村旅游的致富之路。

公开资料显示,目前,鄱阳县共打造380个新农村建设点、14个高品质乡村振兴示范点,创建3A级以上乡村旅游点30个,不仅让村里人的日子越过越红火,也为乡村旅游注入了“强心剂”。

关键词: 人居环境

相关阅读